2011年12月24日 星期六

空心的,最有價值

        古時候,有一個小國家的使者拜訪中國,向皇帝進貢了三個金碧輝煌、外型一模一樣的金人,令黃帝龍心大悅。可是這位使者故意問皇帝:「在三個金人中,哪一個最有價值?」      
     
        皇帝想了很久,也問了許多大臣,並請來珠寶匠檢查,秤重量、看雕工,發現全都是一模一樣的。皇帝心想:究竟該怎樣來判斷呢?使者還等著回國去稟報,我們泱泱大國,不會笨到連這道小題目都不懂吧!這樣豈不是顏面盡失?      
     
        最後,終於有一位退了位的老臣,自告奮勇的說他有辦法解決這道難題。皇帝將使者請到大殿,而老臣則胸有成竹的拿出三根稻草,分別把它們一一插入三個金人的耳朵。  
     
        當稻草插入第一個金人的耳朵時,只見這根稻草從另一邊的耳朵裡穿了出來;第二個金人的稻草從嘴巴裡頭往外掉了出來;而第三個金人,稻草進去後直入肚子中,什麼動靜也沒有。
     
        老臣說:「稟報陛下,第三個金人最有價值。」小國的使者默默無語,因為答案完全正確。      
     
        故事告訴我們,最有價值的人,不一定是那些能說善道的人,而是懂得傾聽的人。      
     
        造物主給了我們兩個耳朵、一張嘴巴,本來就是讓我們多聽少說的,可是大多數人總是一張嘴說個不停,不知善於聆聽才是成功人士最基本的因素。        

        這三個金人,其實也代表我們面對批評時的反應,有人「左耳進,右耳出」,有人立刻提出反駁,有人則會把話聽進去,經過思考、消化後再做改變。      
       
        當然,如果那個金人「光聽不說」結果肚子裡塞滿稻草也未必是一件好事。想要有所進步,讓自己更有價值,除了虛心接受別人的建言之外,也要付出實際的行動。  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摘錄自  我們都忘了,放下也是一種選擇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